大數據+大風控+大稽查,2020年底將迎來史上最嚴稅務稽查!
2020,稽查頻頻!3495家被查
稅局如何盯上企業?
一、3495家企業被查!3.6萬個“黑名單”案件
國家今年強化了稅收大數據、風險管理和稅收分析,推進稅收違法“黑名單”制度,還新設立了729個跨區縣稽查局!企業若要逃脫金三大數據的監控,想都不要想!
大數據+云計算+三方數據,違法企業無所遁形
稅收征管體制改了之后,稅務機關的數據主要來自三大方面:
1、稅務端,增值稅發票系統、匯算清繳和重點稅源等數據。
2、企業端,財務報表、納稅申報表和電子賬套等數據。
3、第三方,包括但不限于工商、海關、公安、財政等提供的數據資料。
稅務機關儲備了這些數據之后,會進行各行業之間的數據對比和風險特征分析→建立模型→
運用互聯網+大數據+云計算+三方共享的信息進行數據分析比對→確認企業是否存在異常。
一旦發現企業存在異常,稽查就來了。
深圳報稅記賬公司——悟空企業給大家講個案例,公司是如何騙取疫情期間增值稅減免優惠的,以及稅務稽查局是如何拆穿其騙取優惠的把戲的事件簡單介紹:
M建筑公司是一家注冊地在咸寧的企業,近日,國稅局咸寧市稅務稽查局檢查人員約談了該公司負責人胡某(小伙伴們應該最怕被約談了吧),在經過一系列稽查工作后,胡某最終紙包不住火,承認通過將493.13萬元的施工收入在3月申報為當期免稅收入,試圖“渾水摸魚”利用疫情期間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稅政策,少繳稅款的事實。
處罰結果:
國稅局咸寧市稅務稽查局查實M建筑公司通過假申報的方式,騙取增值稅稅收優惠,逃避繳納稅款。并針對M建筑公司涉稅違法行為,依法作出其補繳增值稅及附加稅費15.19萬元,處罰款7.4萬元并加收滯納金的處理決定。
到底稅務是如何揭穿企業的騙取優惠的行為的?繼續往下看!!!
2020年稅務稽查的7個重點:
1、虛開發票
國家打造了最新稅收分類編碼和納稅人識別號的大數據監控機制,虛開發票一旦被稽查,除了補繳稅款,構成犯罪的,更要承擔刑事責任。
2、公轉私
《關于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、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中明確表示:嚴懲虛構支付結算,公轉私、套取現金,支票套現等情形。
3、騙取出口退稅
稅務總局、公安部、海關總署、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四部門聯合預防和打擊違反稅收法規,采取以假報出口等欺騙手段,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,數額較大的行為。
4、增值稅零申報
作為一些企業常用的手段,增值稅零申報也是稅務稽查的重點對象。零申報持續時間一旦達到6 個月,稅務機關就會對企業展開分析調查,確認企業是否存在隱匿收入等問題。
5、虛列人員工資
前些日子不少企業因為個稅APP上的申訴被查了。另外,針對人員工資,稅務機關會從工資支出憑證、企業職工人數、薪酬標準等方面嚴查工資費用。
6、稅收優惠企業認定
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,也是稅務機關清查的重點。
7、稅負率異常
稅負率異常一直以來都是稅務稽查的重點,如果企業平均稅負率上下浮動超過20%,稅務機關就會對其進行重點調查。
所以就要求財務人員規范賬務稅務的處理,有效地降低納稅人的稅務風險。
不想被稅務“重點關照”賬務應該如何應對?
1、審核工資支出憑證、繳納社保的情況
2、核查企業職工人數、薪酬標準是否存在異常
3、檢查“賬實”差異
4、結合第三方信息分析企業數據
5、及時報稅,交印花稅、房產稅等小稅種。
6、如大額轉讓資產(包括廠房、土地、設備、對外投資等)、分紅、報廢資產、產生大額壞賬等按規定交稅或稅務處理。
7、頻繁公轉私避稅是違法行為,公司轉賬私人賬戶需要交稅!